轉載自36氪 李念真
36氪獲悉,3D工業相機研發商深淺優視(DPT)宣布完成由鋆昊資本領投的數千萬人民幣的天使+融資。今年3月,深淺優視剛完成數千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戰略投資,耀途資本、上海景焱等跟投。在此之前,公司曾獲得舜宇集團旗下V基金、耀途資本種子輪融資。創始人周劍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產品研發、技術升級以及市場開拓。
36氪此前曾對深淺優視進行過詳細報道。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專注于以計算數學與深度學習技術探索三維干涉成像測量,以AI深度相機及深度學習3D重建算法為核心產品,為工業客戶和整機生產廠商提供3D機器視覺解決方案。
機器視覺作為智能制造的關鍵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工業領域產品組裝生產過程中的尺寸檢測、缺陷檢測、定位引導等環節。但隨著機器視覺在消費電子、半導體、汽車制造、光伏等行業的拓展,傳統的采集二維平面信息的機器視覺方案已無法滿足精密制造行業的需求,即使采用深度學習方法也大多從圖像數據出發,容易導致信息損失,因此也催生了工業視覺對于三維數據采集、分析、識別的需求。
基于以上市場趨勢,深淺優視開發了基于結構光的3D相機,實現了微米級的高精度檢測,精度覆蓋幾個微米到幾百微米,視野覆蓋幾厘米到幾百厘米。創始人周劍表示,產品可實現超高速面掃模式,一次性輸出全視野范圍三維點云,支持所有部位同時測量。在操作性上,產品采取模塊化的功能配置,不需要操作人員編寫代碼,人工干預少。此外,相機無需額外光源和精密運動機構的特性使得產品能夠實現快速部署,并且占用場地面積小,大幅降低了綜合成本。
從落地情況來看,深淺優視主要客戶集中在3C電子、注塑、PCB等行業的頭部客戶,當前尚處于實測狀態,公司表示下一個要突破的場景是新能源汽車。
從整體市場上看,基于3D視覺的工業級相機當前尚未完全進入爆發期,但行業需求已經越來越明顯,該技術在3維信息以及高精度信息讀取方面具備不可替代的優勢,對于傳統的2D視覺技術能起到補充作用。由于國內技術起步時間相差不久,加上國內當前對自研高端裝備的需求迫切,這使得國內廠商存在彎道超車的機會。不過,工業場景對設備的接受周期較長,當前大部分研發商還處在與客戶合作開發或者試用狀態。創始人周劍告訴36氪,深淺優視一直專注在高精度和在線檢測兩個核心發展方向,此次融資之后,產品將拓展到中、大視野的測量技術,重點攻克核心零部件及軟件開發;針對不同材料、尺寸、形狀的工件,拓展產品系列,在兼容二次元測量能力的同時,完善三維測量功能。
點擊閱讀原文36氪首發 | 即將切入新能源汽車領域,「深淺優視」獲數千萬元天使+融資